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流言(1/3)

第三十一章流言

“李晟。”

“在。”

“关索。”

“在。”

“牵弘。”

“在。”

“此去曹魏,一切需要小心谨慎,万不要出半点差错。

诸事办妥后,自会有人接应你们。”

“是!”几人同声应道。





















十月,有一个传言在曹魏四处传播。

其内容是,二十多年前坐掌冀青幽并四州,被推举十八路诸侯盟主,名动天下的袁绍袁本初的孙子,又回到冀州准备大有所为了。

袁绍是四世三公之后,当年为天下第一大势力,远远超过魏武帝曹操。

在官渡之战前,几乎没能人相信曹操能打败袁绍,这其中还包括了曹操自己。

但世事就是这样奇妙,官渡一战,曹操亲自领军突袭,烧了袁绍的军粮,让袁绍惨败。

曹操从袁绍帐中,单是自己手下写给袁绍的书信就缴获了一大堆。

有人说按信检查,把这些人全部抓起来处置。

曹操却大度的一笑,把那些信全部烧掉了。

时间不久,袁绍病死,袁家几个儿子互相攻击,最后落了个星流云散,从此北方全部是曹操的天下,今日,曹魏都城邺城就是原来袁绍的都城。

这个传言从北方开始出现的,转眼间就传遍了冀州和青州。

好多地方都用泥涂了巨大的字:“我将归来!”

好多人都会声会色的描述,在某一天夜里,看到一队骑兵从远方奔驰而来,穿过夜暮奔向远方,蹄声如雷。

很奇怪的是,袁家后人归来的消息是从北方先传起的。

可与此同时,又有一个关于曹睿不是文帝亲子的消息从青州传过来。

……

路人甲:“袁绍地后人回来,不可能啊,他们不是都死绝了么?”

路人乙:“你那是什么时侯的消息了,当年袁家战败,袁氏兄弟身死,但这个孩子却仅以身免,被旧部掩护着。

逃入扶余国,在扶余国长大的,眼下,要回来报仇了。”

路人甲:“一个小孩子,能报什么仇?

要兵没兵,要将没乱的,还不是找死?”

路人乙:“这你就不懂了,人家隐忍多少年。

今天出来,肯定有所依仗。”

路人甲:“嗯,也有这么一说。”

路人乙:“而且,你听说没有,回来的这位袁家后人。

可是故甄太后的儿子,和当今陛下还是同母异父的兄弟呢。

路人甲:“啊,不会吧,这么巧?

这可有乐子了。

人家是两国交战。

各为其主,他这里是兄弟相争,各为其父。”

路人乙:“各为其父?

也难说,文帝抢了甄妃,生了这个儿子,哎,你说,谁知道眼下头上这位(用手指指天)。

是不是真的龙种,要是……那乐子可大了。

人家袁本初用一个女子就夺回了天下。”

路人甲:“哈哈哈。”

路人乙:“嘿嘿嘿。”

官兵甲:“你二人偷偷说什么呢?

敢非议朝政,抓起来。”

……

官兵甲:“这些日子,光是传流言地就抓满了监狱,可是越抓这消息就传的越快,你说,这街上行人说的事情,有可能么?”

官兵乙:“有没有可能又怎么样?

袁家早就灰飞烟灭了。

如今回来。

还能怎么样?”

官兵甲:“怎么样?

没听说过么,来者不善。

善者不来,人家隐忍二十多年,重新回来,一定是有大作为的,不然的话,他难道是傻瓜,回来送死么?”

官兵乙:“袁家本来就都有点傻,当年那么好的局面,都会败给武帝陛下。

现在回来,能有什么用?”

官兵甲:“凡事没有绝对,而且,你算算,咱们现在朝中大臣,有多少是袁氏的旧臣?

现在朝中大臣,当年又有多少曾给袁氏写过降书的?

这些人加在一起,会有多大地势力?

更何况,季汉与我大魏为敌,他们不会从背后支持,只怕鬼都不会相信。”

官兵乙:“你说的我心里毛毛的,这样一算,咱们大魏国还真的是从袁氏身上起家的,难道说,咱们国外大败之后,内部还要大乱一场么?”

两人对视,齐声低叹道:“祸不单行啊!”

……

大臣:“你今天看到地那个人,真的说起二十年前的一封信?”

仆人:“是的。

那个人是这说地。”

大臣:“他长什么样子?”

仆人:“他戴着斗笠,看不清样子,但听声音似乎不过三十岁。”

大臣在原地来回的走着,眉毛在不住的颤动着,挥手道:“下去吧。”

仆人点点头退下了。

大臣用低低的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道:“不应该啊,武帝把所有的书信都烧了,怎么还能有人知道我写过书信呢?”

仆人突然连滚带爬的闯了进来:“老爷,不好了,官军把府门包围了。”

大臣手中的杯子落在地上,打得粉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