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渭南之战(4)(1/2)

第七十八章 渭南之战(4)

赵云一枪刺死南路军的先锋官朱赞,一枪逼退东路军主将曹肇,见敌军后退,赵云把枪一招,便冲了上去。

东路军是主动后退,令行禁止,阵形不乱。

曹肇此时心头阵阵烦乱,退军的号令是在不自觉间发出的,但他却也不想收回,甚至他觉得,败在赵云手中,成全赵云的威名,竟是件很开心的事。

他不知自己是怎么了,在与赵云相遇的刹那,他竟无力向赵云发动攻击。

我是怎么了?

这个美少年不知道。

南路军见游击营后退,却不由迟疑。

领军大将曹遵见军马后撤,大声喝道:“不得后退!

赵云人少,根本不是我们对手!

这正是我军建功的好机会!”

他呼喊着,正为自己的沉着冷静而自鸣得意,一回头,赵子龙的白龙距离自己已不足十丈,枪尖闪动,有如银山一般。

数将上前阻击,眨眼间已落下马来,吓得曹遵亡魂皆冒,拨马便逃。

赵子龙长笑声中,一箭射出,将曹遵头缨射落。

曹遵败退,南路军不由丧胆,跟着一窝蜂的逃窜。

曹遵直逃出十余里,才收拾残军,停下马来,犹自以手抚头道:“我的头还在么?”

曹遵再不敢相信只有人多就可以击败敌军的鬼话,那个人,是个不败的神话,他的实力,不是人力能挡得住的。

他收拾乱军,才发现由于自相踩踏死伤数百,又失了先锋主将朱赞,回去可如何向曹真与张郃交待。

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随着曹肇的游击军一起撤退呢。

不过,总要想办法交待的,他唤来行军主薄,说道:“记--我军追击贼军魏延、冯习残部,大获全胜。

途遇赵云部,将士奋勇拼杀,朱赞战死,游击营被击退,我军护卫游击营后翼,败而越勇,退而弥坚,终于击退赵云人马。”

--有些人打仗不在行,但是给人栽个赃,设个套却是很在行的。

轻轻易易,败退的首责便落在曹肇身上。

特立独行的曹肇在不知不觉间,就被这些同族们陷害了。

年轻的他,并不知道,在三国的年代里,只有热血和激情,是难以生存的。

击退东南两路人马,赵云隔河望望北岸的魏军,高傲的一笑,引军西去。

此战,阻击十倍强敌,接应魏延军马,赵子龙未伤一人,胜得干净利落,实不负无敌美名。

但是,无论如何,这不过是在大军失败之后,降低损失的一个举措,并不能使汉军摆脱魏军的巨大压力。

一切,都还要看丞相的部署。

不过,魏军高手还是真多呢,适才那个少年,居然可以在茫然中,条件反射般阻住自己必杀的一枪。

不知这样的年青高手,魏军中还有多少,季汉年轻的一代,也快些成长起来吧。

自己的两个儿子,却都是资质平平,远远及不上自己,能与适才那个少年相比的,大约只有远在西凉的姜维等几个而已吧。

算了,不想了,回军。

北线。

王平接到孔明令箭的时候,正与郭淮对峙。

他不是魏延,严格服从军令是他的信条。

所以他指挥人马连夜后退,天明时渡洛水,还至下邽。

也就是在这一日,他看到河对岸那扑天盖地的人马。

一支骑兵咆吼如雷,在对岸嘶鸣着,马上将士个个身着重盔重甲,手持长矛--曾经身处曹营的王平一眼认出,那是虎豹骑,纵横天下的虎豹骑!

王平感到全身上下大汗淋漓。

他没有想到,他对面的队伍里居然会有这支部队,这支以百人将为小兵的队伍,这支身着重甲不惧弓箭却又行动如风的队伍。

除非是主公的白耳精兵,又有哪支人马可以与之相抗?

自己的人马么,笑话。

如果不是按着孔明的要求退兵,现在他只怕已经全军皆没了吧。

丞相神算,果然是天下无双的。

在混乱里,所有的情报都失去了,魏延、冯习全都不知所在,吴班北击公孙恭残部未归,北线中三员大将,现在只自己带了不足两千的疑兵,如何守得住洛水?

可还能后退么,再后退,便一路无险可守,在平原地带,自己的军队无论如何跑不过虎豹骑,必然会死无全尸。

况且,自己怎么让长安城面临危险?

怎么办?

“将军,西方尘头大起。”

心头烦乱的王平向西望去,阳光照耀下,一只骑兵如飞而来,当先一杆马字大旗那么么的夺目。

马超来了!

西凉铁骑来了!

世上唯一一支可以给虎豹骑当敌手的骑兵队伍来了!

可是,还有谁来保卫长安?

长安城。

我终于明白了现在的处境。

魏延未得将令自行出兵,遭致惨败,河东一战,汉军虽然令魏军新五营之一的中垒营遭到重创,但由于陷入重围,死杀高达四千余众。

更因为这一场败仗,使河西之地皆入敌手。

北线军队已经打残,难以应敌。

新收的大将何九曲为阻击魏军,陷入敌阵,生死不知。

幸好四叔子龙率军接应,冯习和魏延已到孔明军中。

王平退至下邽,固守待援。

随着骁骑营出现,曹军新五营已现其四,其军力之强果然令人吃惊。

不过还好,孔明指挥得当,运筹有方,一直处心积虑想要暗中攻击我军的骁骑营却扑了个空,没有捞到什么大功劳。

其实我一直以为虎豹骑是一只骑兵,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那其实是两只部队。

一支虎骑,一支豹骑,虎骑更名骁骑,豹骑更名为游击。

虎骑以勇猛强悍著称,豹骑则以轻捷灵动传世。

曹肇的游击军便给魏延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在其后的追击中,也一直死死咬住汉军不放,直至赵云出现才将其逼退。

而虎骑的战力却又远在豹骑之上,其坚甲硬盾简直便是以弓箭为主要武器的汉军的天敌。

发现骁骑营后,我二话没说就把马超派了出去,只有骑兵才能对抗骑兵,也只有西凉铁骑能与前身是虎豹骑的骁骑营过过招。

孔明约我的信件中说:前敌情势,危如累卵,他初次受命节制诸军,困难重重,正自加强人员管理和建设阵地。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三人成虎,不可不防。

北线之变,会给长安增加无数变数,他让我守住皇宫,以备敌袭。

他直接说让我守皇宫,难道说长安城中已不安全了么?

为山九仞之说,自然是指他现在准备工作正到紧关结要之时,让我相信他,不分散他的兵力,影响他的决策,可三人成虎,难道他认为我会听信什么传言,而怀疑他的忠诚么?

乱七八糟的想了一时,不得要领。

于是将手下找来,特别强调让李氏兄弟注意城中往来人等,让普法和黑塞加强皇宫安全防卫,并将城中公卿以上大员的家眷迁入宫中,加强保护。

做完这一切后,我特意亲自去见师母黄夫人。

师母听了我的分析,说道:“天下之事,当由太子与国家重臣商议决断,不是我一个女子可以置喙的。

不过既然太子下问,我便知无不言。

孔明一生好强,从不做无把握之事。

此时前方虽乱,却是安如泰山,只要太子后方不乱,此战有胜无败。

曹魏虽强,却有数弊,指挥混乱,内斗频繁,急功近利,争功夺权,并不足惧。

但是,长安城中,却也有着同样的问题。

长安初定,民心不稳,加上曹军势大,难保不有大臣心生二意,还有恶人混杂其间。

此时若有人进离间之语,则军心民心动荡,长安危矣。”

孔明与师母都说会有人进离间之语,这让我感到不快,在他们心中,我是那样耳软心活之人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