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1章 疯了疯了大唐死得冤啊!(2/3)

“论影响,当朝影响让百姓流离失所,这就叫盛世了吗?”

“还拍在第四,是不是汉吹?

!”

“大唐不服!”

“大唐‘死’得冤啊!”

“我看这盘点就是为了黑大唐而存在的!”

“可恶!”

“恶心!”

就连大汉有些流民子民,天苍茫,那上天金光,与他们脚下那残败的灰色土地,环顾四周,周围全是衣衫褴褛、吃不饱穿不暖被迫流亡如蝼蚁一般的乞丐流民,形成了血淋淋的反差!

大汉百姓面色枯黄,嘴角干燥,双手皮肤都被冻得发紫开裂:“如果说这也叫盛世,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讽刺,太讽刺了!”

“这盛世也配!



!”

……

一幕幕不看好的弹幕热潮,席卷了整个大汉!

其中更有一些理中客的弹幕。

“开元盛世都能上榜,其实大汉盛世也能上榜。”

“真论道理,谁也不反对大汉上榜。”

“可是这排名,实在是太靠前了!”

“多少有些让人难以理解。”

说此话之人,想必读过几年书,或许还中过举人、进士。

不是普通的老百姓。

因此可以说,不看好的声音,几乎是覆盖了各个位面,各个阶层。

和大唐当时上榜的情况截然相反。

大家当初是想知道大唐排名这么低,是有什么原因;

而现在,所有人包括帝王们想知道,到底大汉排名这么“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哪怕他们读过一些汉史,别论完整不完整,有没有他们不知道的事情,但只根据帝王们所知道的,大汉这么高,肯定不会徒有其表!

终于,金幕翻滚,入榜原因,开始出现!

……

【大汉盛世——文景之治】

【在位皇帝: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

【入榜原因一:休养生息,不妄为!】

【西汉初期,社会动荡不安,老百姓无法在田地生产,到处都是饥荒,还发生了人食人的现象,百姓死者过半,那时连皇帝也坐不上四匹纯一色的马拉的车,将相们只能坐牛车,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穷困无比。】

【面对这一局面,汉高祖刘邦采用休养生息之策,重农抑商,豁免徭役,恢复了残破的社会经济。

稳定秩序。】

【汉文帝刘恒即位后,与民休息,采取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这也是道家思想第一次登堂入室。】

【无为而治,看起来有些消极保守,但从另一角度上来看,以少政策的举措,避免苛政扰民,使社会生活在自然的状况下得以安定发展,这也是一种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的进步!】

【待汉景帝刘启即位后,进一步恢复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重视以德化民。】

……

这一点,让诸位皇帝有些大开眼界。

之前不是没有人知道汉史,但是却没有仔细深入其中思索。

眼下这一点再被盘点提取出来,才引发众帝王的深思。

赵匡胤:“有些时候,繁政倒是有些困扰百姓了。”

宋仁宗:“是这样的,一切还是要按当时的实际情况为准。

不然三天五天一个政策,对于百姓来说倒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杨广:“朕学到了……”

崇祯:“……这一点朕就不能学!

朕如果撒手不管,那大明灭亡的速度就更快了!”

而所有帝王之中,祖龙这一次却沉默起来。

眸光凝聚,脸色峻严,像是在思索什么。

秦二世而亡,不是没有原因的。

似乎秦始皇找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原因!

心中赞许感激道:“不愧是林仙人,朕多少有些悟了。”

……

【入榜原因二:虚怀纳谏】

【文景二帝十分重视有识之士,听取和采纳他们有利于朝廷的建议。】

【不少思想家、政治大家提出的举措,只有有利于百姓,两位帝王都采取了措施并加以实行。】

【入榜原因三:入栗拜爵!】

【入栗拜爵,指将谷物输入官府,用以换取爵位的制度,有罪者,也可以得此见面刑罚。】

……

刚看到这,祖龙脸色一僵。

完全不敢相信还有什么入栗拜爵一说?



“大秦,可是以军功论爵!”

“通俗点说,杀的人越多,立下的功劳越多,才可以有更高的爵位。”

“现在大汉竟然靠种地就可以拿到爵位!”

同时,其他皇帝们再看到这一幕,还是足够震撼。

宋高宗赵构:“疯了疯了,种地就能拿到爵位,这可真是天大的笑话。”

朱祁镇:“这不就是卖官?

还是朝廷公然卖官?

!”

万历:“卖官都能上榜,还是大汉牛啊!”

崇祯:“什么都些别说,朕先拿起小本子记了!”

……

而像是苍天早就预料到了众皇帝们的反应,马上接下来就是回答他们的疑惑。

【入栗拜爵,并不是只要达到标准,三公九卿都能买到的丧心病狂地卖官鬻(玉)爵。】

【文帝时期的卖爵位做法,有着严格的限制。】

【首先卖出的爵位都是虚爵,没有实职,却有特权。】

【凭爵位,可以免除兵役、免除劳役,见官不拜等特权!】

……

大汉刚刚建立时期的老百姓们看到这,顿时表示新奇!

他们刚刚经历过秦末的劳役重苦的摧残,此时再一听这盘点,真像是在看神话故事!

“入栗拜爵,可以见官不拜?





!”

“真的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