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世界杯历史(一)(4/5)

1946年7月25日,战后国际足联的首次会议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世界杯在此次会议上被命名为“jules rimet cup”.大会宣布自1929年便缺席的英联邦的回归到国际足联大家庭中。

同时,大会还决定将下一届世界杯的举办权授予在1938年世界杯比赛中颇有影响力的巴西运动联盟。

足球运动在巴西开展可谓十分普遍,得此殊荣后,巴西决定要在市区兴建一座可容纳220,000观众的巨型体育场。

这项工程1948年8月开始动工,直至1950年6月才宣告完成,虽然完工时体育馆还没有坐席,但终于还是作好准备迎接决赛阶段比赛的准备。

16支球队首先被分为4个小组(2组4支球队,1组3支球队,1组2支球队)巴西队在轻松的以4-0战胜墨西哥队后,竟意外的与瑞士队2-2打成平局。

同组的南斯拉夫已胜两场,只要在最后一役中与巴西队战成平局就可进入下一轮。

在150,000球迷的热切注视下,巴西队以2-0战胜对手,和其他三支球队:西班牙、乌拉圭和瑞典共同挤身4强,而意大利和英格兰队却出人意料的提前出局。

在这届比赛中,4支球队要进行循环赛而并非以往的半决赛、决赛。

在经过一周的休息以后,巴西队大发神威,先后以7-1战胜瑞典队、以6-1战胜西班牙队。

此时,巴西队只要在与乌拉圭队的比赛中打平,便可夺得冠军。

但是,巴西队在200,000家乡父老面前,并未展现出桑巴足球的独特魅力。

相反,乌拉圭队非但没有被狂热的球迷所震慑,反而在比赛结束前11分钟将比分超出,奠定胜局。

巴西队白白丢掉了垂手可得的世界杯。

但无论比赛的结果怎样,巴西的崛起,意味着足球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积分榜:

名次 国家 得分 场次 胜 平 负 得 失 净胜

1 乌拉圭 7 4 3 1 0 15 5 10

2 巴西 9 6 4 1 1 22 6 16

3 瑞典 5 5 2 1 2 11 15 -4

4 西班牙 7 6 3 1 2 10 12 -2

5 南斯拉夫 4 3 2 0 1 7 3 4

6 瑞士 3 3 1 1 1 4 6 -2

7 意大利 2 2 1 0 1 4 3 1

8 英格兰 2 3 1

9 智利 2 3 1 0 2 5 6 -1

10 美国 2 3 1 0 2 4 8 -4

11 巴拉圭 1 2 0 1 1 2 4 -2

12 墨西哥 0 3 0 0 3 2 10 -8

13 玻利维亚 0 1 0 0 1 0 8 -8

射手榜:

7球: 阿德米尔(巴西)

6球: 米古兹(乌拉圭)

4球: 济科(巴西),巴索拉,萨拉(西班牙),加西亚(乌拉圭)

3球: 贾尔(巴西),帕尔莫,桑德奎斯特(瑞典),舒亚费诺(乌拉圭)

2球: 巴塔萨斯,吉基尼奥(巴西),克莱马斯奇(智利),伊格加(西班牙),加拉帕雷斯(意大利),博贾克维奇(南斯拉夫),费顿(瑞士),安德森,吉普森(瑞典),索萨(美国)

1球: 阿尔弗雷多,弗里萨,马内卡(巴西),皮内托,雷拉,罗贝多(智利),曼侬,莫藤森(英格兰),穆斯内尼,帕多里夫尼(意大利),博贝克,米蒂奇,奥加诺夫(南斯拉夫),卡萨林,奥蒂斯(墨西哥),洛佩斯,弗里特斯(巴拉圭),安特恩,巴德(瑞士),米尔博格(瑞典),佩雷斯,瓦雷拉,维达(乌拉圭),加特杰恩,帕里亚尼(美国)

决战剖析:巴西人的幼稚

1950年7月16日里约热内卢

乌拉圭2球(斯基亚菲诺70分钟,济吉亚83分钟)

巴西l球(弗里亚卡47分钟)

半场比分:0比0

入场观众:199850

裁判员:里德尔(英格兰)

乌拉圭队阵容:马斯普里,m·冈萨雷斯,特赫拉,加姆贝塔,巴雷拉(队长),安德拉德,济吉亚,佩雷斯,米格尔兹,斯基亚菲诺,莫兰。

教练员:胡安·洛佩斯

巴西队阵容:巴尔博萨,奥古斯托,尤维纳尔,鲍尔(队长),达尼罗,比格迪,弗里亚卡,济济尼奥,阿德米尔,雅尔,齐科。

教练员:弗拉维奥·科斯塔

这届比赛采用特殊赛制,没有淘汰赛,最终冠军由四支队伍进行循环赛决出。

巴西队和乌拉圭队显然是实力最强的队伍,他们最后的较量将决定冠军归谁。

巴西队只要踢平就可以夺冠,而乌拉圭队必须获胜。

在新建的马拉卡纳体育场,创纪录的观众人数增加了这场比赛的激烈程度。

如果巴西队退守后场,以打平为目的,他们几乎肯定可以夺得冠军,但是,他们大举进攻,射进一球后仍一门心思想扩大比分,结果被更聪明的对手抓住机会,连进两球,反败为胜。

冠军队主教练:

胡安·洛佩斯

生于:1909年

洛佩斯任国家队主教练时已41岁了,任务只有一个,夺得战后恢复的在巴西举行的第一次世界杯冠军,他没有令足协失望。

在最后的决赛中巴西队占据主场之利且先人一球的情况下,洛佩斯沉着冷静,指挥队伍顽强反击,最终以2:1的比分夺得已被巴西人抱在怀里的雷米特杯,令全世界为之惊叹。

诺佩斯更是成为乌拉圭人的骄傲。

洛佩斯的教练特点是充分发挥球员的长处,重视队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并善于布阵设防重视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本届球星:

“南美不败”奥布杜利奥·瓦雷拉

瓦雷拉作为队长,司职中卫,曾效力于佩纳罗尔俱乐部。

他擅长控球和制造射门机会。

本届杯赛上,由于他的出色指挥和坚定的信心,乌拉圭队才得以顶住巴西的强大攻势。

他不仅是一位精明的指挥者,而且是一位精明的战略家。

在0:1落后的情况下,机敏地利用右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乌拉圭队第二次捧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瓦雷拉还参加了1954年的世界杯赛。

他最为骄傲的是在世界杯赛上从未为乌拉圭队输过一场球,1956年,瓦雷拉最终告别足坛的时候,乌拉圭人为这位前无古人的球星的行踪感到不能理解,他不但告别了足坛,而且还告别了整个社会,过上了隐居的生活,不愿见朋友、崇拜者特别是记者。

他对足球的回忆是痛苦的,足球只给他带来了荣誉,却没有给他带来相应的财富。

“巴西经典”阿德米尔

巴西队主力前锋,19岁即开始其职业足球生涯,是巴西足球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在本届杯赛上,他共射入9球,其中第二阶段对瑞典一役包办4球。

在与乌拉圭的关键之战中,被对方后卫重点冻结。

阿德米尔1956年退役。

“神奇传球手”斯坦利·马修斯

斯但利对射门没有太大兴趣,在带球过人之后总是把球传出,因此他以“神奇传球手”著称足坛。

在本届杯赛上,斯但利躲过了耻辱,没有参加英格兰以0:1败给美国的那场比赛。

这次失败导致英国记者将比分改为10:0大胜美国的大玩笑。

一向严肃的《泰晤士报》在讣告栏内发布了英国足球死亡的消息。

但斯坦利并没有能躲过失败。

他参加了第三场对西班牙的比赛,结果英格兰再次以0:1败北。

英格兰赛前认为只要参加就一定能获冠军,且讽刺美国人根本不懂足球。

事实却给“足球王国”一个迎头痛击。

斯坦利也因此成为不为人知的著名球星,没有机会来显示其神奇的传球和高超的技艺。

最佳阵容:

守门员:拉马列特(西班牙);后卫:帕拉(西班牙)、瓦雷拉(乌拉圭)、尼尔森(瑞典);前卫:安德拉德(乌拉圭)、达尼洛(巴西);前锋:希吉亚(乌拉圭)、奇科(巴西)、阿德米尔(巴西)、萨拉(西班牙)、亚伊尔(巴西)。

1954年第五届世界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