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99章 军队,是战争的机器(二)

听到李世民要了解这些技术兵种,还有四部门的成立起因,李君羡当然要解释了。

如果不能够获得李世民支持,恐怕连这个实验的机会都没有。

必须要把李世民说服,不过李君羡在心里已经有了准备,准备好怎么说服李世民了。

“皇上,你应该知道我中华历朝历代的官职演变吧?

能给我们长长见识吗?”李君羡说道。

李世民看到李君羡居然给自己机会来卖弄,这个当然高兴的说:“我就从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讲起吧!

秦汉时期,秦皇总结了战国时期的朝廷制度,弄出了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就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管理朝政,兵权,还有监察百官。

而还有九卿,而也就是现在转变成为了九寺。

后来,随着战乱,官制就崩溃了。

到了前隋,隋文帝总结出了三省六部制,也就是现在我们的三省六部制了。

除了三省六部以外,还有不少监,比如说国子监,秘书监。

寺,主要就是九寺。

甚至还有一些匠作大匠之类的,这些都可以称为卿监官。

这些卿监官主要负责具体事务的执行,是三省六部的补充。”

“皇上博学多才,是我等学习的典范!”李君羡马上拍马屁。

李世民还算满意,让李世民在大家面前卖弄才学,算是小小的拍马屁了。

而所谓皇帝,都是希望能够在臣子面前卖弄才学的,这是清朝和大人总结出来的经验。

让皇帝卖弄才学,这才是最高大上的拍马屁方法。

而李君羡给了李世民这个机会,李世民当然高兴了。

“皇上给我们介绍了官制的改变,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里面具体的含义。”李君羡说到。

“大家发现没有,这些官制其实是在越来越细致。

从原来的非常模糊的九卿制度,到现在的三省六部制,这里面的官吏人数越来越多。

原先的三公九卿制,只有丞相太尉能够开府建衙门。

招募自己的属官。

而那些别的九卿,也就是几个书吏而已,没有太多的人。

而到了现在,虽然那些官员没有都没有资格开府建衙了,可是下属的官员却多了起来。

六部里面每一个部,虽然看起来人数不多,可是配合他们的官吏足足有不下数百人。

就拿户部来说。

原先在三公九卿制里面这个职位叫做大司农,属官不过数十人。

而现在的户部分别更详细,更细致了。

这种情况还有很多,我就不列举了。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李君羡最后问了一个问题。

听到了李君羡的分析,大家都开始沉思。

因为确实如此,原先三公九卿制的时候。

官员都不算多。

可是到了三省六部制之后,下属的官吏多了不少,难道说这是机构臃肿吗?

可是也不尽然,因为他们明显发现三省六部制以后,政府机构运转的效率大提高,比起三公九卿制度先进了不少。

而皇帝也刚放心这种三省六部制的官员,因为官员的权力被分散了。

既然人数多了。

那就是一种好的制度,那就应该执行。

可是官吏多起来了,这个又是怎么解释呢?

这个问题即使李世民也没有想到为什么,最终他们都看向了李君羡,希望李君羡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这个就是我们历朝历代的君王不断的发展的原因。

从三公九卿制,到现在的三省六部制,那就是一个制毒在进化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

我们把朝廷机构分工也越来越细致,分工越来越明确。

这样也就造成了人员越来越多。

不过,由于分工越来越细致,所以做起事来各个衙门无法推诿,也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这样做事起来扯皮少了很多,办事效率反而高了很多。”李君羡解释道。

李世民和在场的各位都都大为惊讶。

他们没有想到官制其实一直在进步,划分越来越细致,结果就造成了现在的工作效率提高。

李世民也才发现也是恍然如此,他之前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现在终于想到了。

原来他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他们都是在总结历朝历代的皇帝朝廷的制度,来进行改造成为三省六部制的。

“君羡,那这个和军队有什么区别呢?”李世民问道。

“皇上,那么多年以来,我们历朝历代的军队工作细致了吗?”李君羡问道。

李世民无语了,他确实发现这些军队确实没有边的工作更细致。

虽然军事制度几次变更,可是工作都没有那么细致。

像是李君羡要要成立的那些四个职能部门,那更是随意的由主将来决定,甚至是主将的幕僚来决定。

而那些技术兵种,古代也没有划分得如此细致。

比如说军法,一般都是由主将临时指派的军法官来担任。

而粮草官,也是由主将临时指派的。

所以说,这种临时指派的人,都不是专业的。

所以,军队其实都没有在进步,上千年了都还是一个样子。

“皇上,你说我们的朝廷文官里面像是什么?

每一个部门组成,就是一个零件,而那么多个零件组成一个朝廷,那是什么呢?”李君羡在唱问道。

“那是一个机器!

无数个零件组成了一个大机器,就好比奔驰的马车,想要每一个零件组成,才能够飞速的奔驰。

如果少了某个零件,那就要散架了。”李世民说道。

“对!

文官的朝廷组成了一个统治百姓,治理国家的机器,我们可以称呼为‘国家机器‘。

可是我们军队,上千年了,都没有一个完善的机构组成,根本没有一些真正的进步。

虽然战斗方法改变了,兵种改变了,可是做什么都不是专业的,并不像是文官那样细致的划分。

而军队却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东西,居然如此的落后,比起文官制度的进步来说几乎没有任何进步。

所以,军队要变成一个战争的机器!”李君羡做了一个总结。
本章已完成!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