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鸳鸯瓦冷霜华重(二)(1/2)
花厅里又恢复了寂静,贾母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沉思着什么,一会儿就用仅能自己听到的声音,喃喃地低语道:“刘四郎娶钗姐儿,应该是想借着薛家,勾连江南两浙的商贾。”
她当然知道薛家身为江南土著世家,又当了几十年皇商,在江南和两浙,乃至闽海、两广商场的地位崇高,人脉极广。
薛老爷是个聪慧人,临死前把自家的资源全部绑在了刘家,现在看来,是再妙不过的一着。
而刘四郎又打又拉,顺着老丈人家的人脉,迅速地拉拢住了两浙、江南的商贾,组建了实力强劲的江浙商团。
听说林姑爷临死前托孤给刘四郎。
后来刘四郎坐镇苏州,借着得力干将孙传嗣收拾了不少淮扬商贾,把一直半孤立的淮扬商贾合入了江南商团里。
肯定是林姑爷给了刘四郎不少讯息,他十来年的两淮都盐转运使可不是白当的。
“交好我们贾家,想必是拉拢旧臣勋爵世家。
我们这些托祖宗福的人家,虽然破落了,可关系在那里。
数十年的人情往来,到哪一家都能论得上亲戚。
刘四郎,真的好算计。
他到底是无意还是有意?”
贾母陷入了沉思。
“老太太,”鸳鸯见贾母许久没动,以为她睡着了,连忙轻声叫唤着。
看到贾母抬起了眼皮子,连忙说道:“老太太乏了的话就去榻上躺一会,坐这椅子容易碍着老太太的气血,还容易着凉。”
“年纪大了,不仅喜欢胡思乱想,还容易乏。
扶我起来,走一走,坐久了真的血脉不通。”
贾母在鸳鸯的搀扶下,在花厅里转着圈。
“鸳鸯,你跟我多少年了?”贾母看着身边的鸳鸯,鸭蛋脸,乌油头发,高鼻子,大眼睛,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
个子比自己要高半个头,蜂腰削肩,身形挺拔。
心头不由一动,缓缓地问道。
“老太太,奴婢是家生子,十岁就跟着老太太了。”
“哦,到现在有十来年的光景了,真快。”
贾母走了几圈,终究还是有些疲了,便又坐回到椅子上。
“你跟了我这么久,也这么大了,总要想想你的终身大事。”
“老太太是嫌弃奴婢伺候得不好吗?
奴婢从小跟在老太太身边,除了老太太,别的也服侍不来,不晓得前世什么缘分儿,也没去想过什么终身大事。”
“女人总得要嫁人。
就比我,这把年纪,总归要登天的。
要是我不在了,这府上恐怕没有你的容身之所了。”贾母轻叹道,“我在的时候,看着我的面子,那些人陪着笑脸恭维你,腆着脸奉承你。
我不在了,那些陪笑和脸面总想着从你身上讨回来。
人心世故,不过如此。
你伺候我这么久,就是我亲女儿媳妇都没有这般尽心过,总不能看着你在我不在后孤苦一生。”
“老太太长命百岁,还有好几十年光景,奴婢甘愿一辈子跟在身边。
老太太现在这般说,是嫌我伺候不好,要撵我走吧。”鸳鸯低头哽咽道。
“不要说这样的话,有聚总有散,有生总有死。
早安排了早省心。
这府上的不要,除了少数几个,都是些不中用的废物点心。
去外面看看,不过不用让你娘老子和哥哥嫂嫂去找,他们找的,怕是小户人家,过去怕是要吃苦。
我帮你寻个机会。”
鸳鸯听到这里,脸色微变,正要开口,却听到门外有人禀告道:“老太太,薛府蝌二爷来拜见,要给你请安。”
“蝌哥儿,他不是去辽阳了吗?
快请来。”
过了一会,薛蝌在门帘外面行礼道:“晚辈薛蝌给老太太请安...”
寒嘘了几句,薛蝌又说道:“晚辈这次还带了刘府老太太、太太、四少奶奶以及鄙府上太太的问候,并托晚辈带来了些许礼品...老太太说,这一年多,出了这么多大事,府上三姐儿、四姐儿和史姑娘一直被耽搁着,实在是刘府对不住贵府上。”
贾母脸色一喜,她知道这也怪不到刘府。
谁知道这一两年朝堂上出了这么多大事,国丧一个接着一个。
刘玄也是援征朝-鲜待了一年多,回朝后紧跟着又挥师西进,戡乱平逆。
探春、惜春和史湘云一直在刘府待着,没有成亲圆房,从某种意义上说那就算不上刘玄的妾室了。
但是有刘老太太这么一句话,刘府认这门亲,尤其是这当口,贾母也安心了。
想过这些,贾母忍不住看了看身边的鸳鸯,嘴里答道:“老太太她们真是太客气了。
还有钗姐儿和薛太太,真是费心了。”
让丫鬟婆子收下礼品后,贾母又问道:“老太太身体可好。”
“回老太太的话,好着呢。
刘府老太太让我带句话,刘老爷进京任职,刘府也要迁到京里来,以后有的是日子相聚了。”
贾母脸上微微一动,满是喜色道:“这可是大喜事。
鸳鸯,你进园子去跟袭人禀告声,说薛府的蝌哥儿来了,让宝玉赶紧出来陪着说会话,再设了宴款待一番。”
鸳鸯走在去大观园的路上,心绪不宁。
她伺候贾母十来年,论对贾母的心思揣摩,阖府上下比不过她。
她心里清楚,贾母最看重的只有贾府的荣耀辉煌、贾宝玉、贾政等这么几样。
口口声声一刻都离不开自己,但鸳鸯知道,离不开和舍不得,是完全两码事。
贾母今天突然提出自己的终身大事,鸳鸯知道,贾母应该是有深意在里面。
尤其是刚才,贾母跟薛蝌交谈几句后,看向自己的眼神有些飘忽,最后像是下定了决心,然后派自己来园子里传话,鸳鸯就知道贾母应该是想好了定计。
许配给薛蝌?
只是念头一闪,鸳鸯就排除了。
刚才贾母跟王夫人的话,她可是听在耳朵里。
薛蝌因为薛宝钗和妹妹薛宝琴的关系,水涨船高,更是实际打理着薛家的生意,权势更是不一般。
虽然他尚未娶亲,但自己这身份嫁过去不可能成为正房。
既然如此,自己身为棋子,就派不上什么大用处了。
鸳鸯想起了贾母的眼神,心里大概明白了些什么。
正胡思乱想着,鸳鸯发现自己走错了路,绕到另一处。
她站在那里想了会,决心从旁边的一个小园子里穿过去,就可以直接到袭人和宝玉住的怡红院去。
刚走到园门前,只见角门虚掩,犹未上闩。
这园子偏僻,此时园内更是无人来往,鸳鸯独自一人,不曾有伴,见到这情景,只好壮起胆子继续走。
她脚步很轻,一路走去悄无声息。
可是寂静悄处,鸳鸯紧张之下居然内急。
要想小解,必须再寻更偏僻处。
鸳鸯因此下了甬路,找微草处走动,行至一块湘山石后大桂树底下来。
刚转至石边,只听一阵怪异响,吓了一跳。
鸳鸯定睛看去,只见是两个人在那里,身影重重叠叠,摇摇晃晃,声音极低,要是拼命憋在胸口里,然后迫不得已从嗓子眼里钻了出来,如哭如泣。
“谁!”
见她叫了一声,两人也是吓了一跳,一阵慌乱想往树丛石后藏躲。
鸳鸯眼尖,早看见一个穿红袄儿梳鬅头、高大丰壮身材的女子,正是甄三姐房里的司棋。
她原本是迎春房里的丫鬟,只是迎春远嫁,她舍不得离开家人,便托人求情留了下来,后来又分到二姨奶奶甄三姐房里。
鸳鸯松了口气,以为她和别的女孩子跟自已一样,也在此方便,见自己来了,故意藏躲吓着玩耍,因便笑叫道:“司棋!你不快出来,吓着我,我就喊起来,把你当贼拿了。
这么大丫头,也没个正经形,大白天的还是玩不够。”
这本是鸳鸯戏语。
谁知司琪贼人胆虚,只当鸳鸯已看见她的首尾了,生恐大声叫喊出来,让众人知觉就更不好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