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五五四章 张居正新一轮的改革(1/2)

皇帝要为太后举行法会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一时之间,朝野内外议论纷纷,很多人大肆称赞皇帝的孝心,仿佛在整个京城当中没有其他的事。

除了称赞皇帝的孝心之外,其他事情就不要做了。

如果你要说了其他的话,就会有人来说,你在这个时候居然说出这样的话,你还是不是人?

皇帝彰显孝心,也正是我们向皇帝学习的时候。

在这个时候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回家尽孝,不要再说一些乱七八糟的怪话,这个时候,就没有比什么比皇帝的孝心更重要的事情。

大明朝以孝为本,这样的事难道不应该吗?

这种言论甚嚣尘上,很快就在京城当中取得了主流的地位,使得京城当中其他一些不和谐的言论权都被压制了。

这让那些想要等到皇帝回来之后说话或是搞事的臣子一时之间都有些不知所措。

内阁。

张居正看着各地送来的奏报,又看了看眼前京城的一些奏疏,脸色有些无奈。

他揉了揉额头,苦笑着摇了摇头。

作为官场上的老油子,张居正怎么可能会看不明白这里面都是一些什么事情。

显然皇帝从南京回来之后,就是不想听任何人说一些废话,所以皇帝才会把这次的事情谈出来,京城那些言论他也看得明白。

这些事情如果说没有人在操纵,那就有了鬼了。

事实上朝中的一些大臣们都明白,京城当中有一些人在暗中操纵着舆论,很多人都是他们的口舌。

无论是街边演戏的,还是那些说书的,都是他们的最底层。

他们在中层的读书人和当朝的官员当中也有人。

这些人很难区分,有的人是真心实意的这么说话,有的人就是被人收买的。

这件事究竟是谁做的,张居正一点都不想去探究。

可是有些事,不是你不探究就不知道的。

毕竟有些事情是很好寻找脉络的,比如这些人的行踪。

他们平常仿佛隐藏的人群当中,可是一旦他们出没,基本都是赞颂皇帝的,要么就是夸奖海瑞这种官员的;有的时候也在到处讲解朝廷的政策,简直就是最好的普法人员。

张居正的改革也不止一次地受过这些人的恩惠。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居正只要不傻,就知道是谁在背后操纵这件事了。

再结合现在的情况,张居正就更能推断出皇帝要干什么了。

想到这里,张居正叹了一口气。

这个时候,外面突然一个身影走到张居正的面前说道:“阁老,张大人来了。



“请他进来吧!”张居正缓缓的说道。

时间不长,一个身影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径直来到张居正的面前,恭恭敬敬的行礼道:“阁老。”

“坐吧。”张居正笑着说道。

等到张学颜坐下,张居正这才继续说道:“这次从南方赶回来,一路上辛苦了。

你在南方做的事我也听说了,很不错。”

“尽一些本分罢了。”张学颜笑着说道。

事实上,朝中的大臣都明白,张学颜这一次恐怕要被皇帝着重提拔了。

张学颜这些年一直都在到处跑、到处做事,按照朝廷给的酬劳,他应该升官了。

在土地改革之前,他就应该升到六部尚书的位置上。

结果朝廷派他主持江北的改革,这一忙就是好几年。

等到他回朝的时候,应该升上去了。

可是陛下跑到了南京城,张学颜又跑到南京城去陪陛下。

这次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事情可没少做,可以说又立下了功劳,那么就更应该再升一步了。

张居正也想到了这一点,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另一件事。

“这些年辛苦了。”张居正笑着对张学颜说道:“这一次回来之后,朝廷也决定了,不让你继续在外面奔波了。”

张学颜的心里面虽然早有准备,只不过还是有些感慨。

这些年自己还是耽误了,不然以自己现在的地位,早就已经走到上三部尚书的位置了。

所谓上三部,指礼部、吏部和户部,朝廷当中权柄最重的三个衙门。

礼部看起来是一个掌管礼仪的衙门,似乎没那么重要,但它有一项很重要的权力,那就是掌管着全国的教育和科举。

这项权力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吏部就不用说了,管着官帽子。

户部也是一样,掌管着全国的财权。

相比较起来,下三部就没有那么强了。

兵部名义上很强,掌管全国兵马。

可实际上兵马的动作并不是兵部说了算,基本都要朝廷商议决定之后。

刑部就更不用说了,基本在政权层面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工部对于很多大佬来说,那就是一个修房子的地方,最多最多也是管管河堤,这方面还要朝廷集体研究决定,单独做决定的时候不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上三部才是所有人的追求。

在上三部当中,礼部和户部基本属于内阁的自留地。

很多时候,即便不是内阁大学士兼任,也是由内阁首辅任命亲信掌管。

张居正上位之后,就兼过一段时间的户部尚书。

只不过后来张居正的权柄越来越盛,他不得不放弃。

其中户部和礼部,还是很多翰林的进身之阶。

大明朝有规矩,非翰林不得入阁,他们想要迈进内阁,就需要走这一步。

其中比较特殊的就是吏部尚书。

通常情况下,这个官位是留给那些不是翰林出身的官员的。

他们不能入内阁,但是可以掌控吏部,算是朝廷对内阁的一种牵制。

只不过这种制度现在已经越来越不明显了,大家都不太在意这种东西。

很多时候,说它有用,它就有用;说的没用,它就没用。

即便如此,很多非翰林出身的官员也想要拿到吏部尚书,其中张学颜就是如此。

官场之上耽误一步,那就耽误很多了。

张学颜这不是耽误一步,而是耽误了好多年。

虽然他不太在意,想着做些实事。

可是这种做实事得不到回报的感觉也没那么好。

“不知阁老要安排我去哪儿?”张学颜抬起头缓缓的说道。

他的语气平稳,情绪安定,看起来似乎并不是很在意这个东西。

实际上他已经有了猜测,六部尚书给一个位置。

具体哪个位置,暂时还不清楚。

吏部尚书是不可能了,虽然王国光老尚书要退了,但是那个位置也不是自己能拿得到手的,花落谁手自己还不清楚。

“户部尚书。”张居正笑着说道。

张学颜一愣,不过马上就恢复了过来。

虽然有些出乎预料,但也还算在情理之中。

毕竟自己忙了这些年,也应该有些奖励了。

看到张学颜不惊不喜的样子,张居正忽然来了恶趣味。

“还有,陛下想让你入阁。

现在内阁缺人,你正好来帮帮我。”

“申阁老留在了南京城,张阁老回了老家。

京城里面只有我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