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临安彻底改革(2/3)
不过这些人很多都是为了拍李一白马屁,迎合李一白。
他们也不懂公益片上播放的是什么,以及为何要建设新大宋,为何要改革。
李一白又挥挥手,笑了笑,‘大家也别忙着喝彩。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都是为了迎合我。
但是我想听到的是不同的意见,而不是一直的认同我,或者迷迷糊糊的半知不解的。
我需要大家理解我的想法,并且认同这个想法。
如果我们建设好了新大宋这是为了百姓,这是百姓之福。
当然你们也会享福,虽然你们现在是官,可是保不住你们的后代就做不成官。
家道中落的事情多的是,就算你现在为子孙留下再多的财富,也保不了子孙的幸福。
我问问你们,你们知道怎样才能保子孙幸福吗?
’
这时众多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他们都摇摇头。
‘吴王殿下,您说的不错。
确实积攒再多的钱财给子孙,也保不齐就在孙子辈就会没落。
我认为我们应该留给子孙诗书,重视教育。
只要他们能考上科举,继续做官,就算是改朝换代他们也一定能幸福。
因为做官就有了一切。
’
说话的是钱塘的孙知县。
‘孙知县说的对啊。
是这个理。
’其他的官员纷纷也赞同道。
李一白淡淡的笑了笑,‘孙知县只是说对了一点点。
教育固然重要,但是这说到底还是为了小家。
大家都知道尧舜的时代吧。
那是一个真正的世外桃源式的时代。
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无忧,人人都幸福自由,那时也没有官员,也没有劳逸,百姓们尊敬尧舜,享受尧舜带来的幸福。
其实更多的是,那个时代的天下是一片和谐。
所以人人都幸福。
所以想要让子孙幸福,就要从改变天下开始,要做到国家的昌盛,国家的太平,国家的公平。
试想一下,如果如孙知县所说的,就算他们当上官员,也可能会因为站错队了,或者遇到了昏君而死无葬身之地。
这种事情常有的。
远的不说,就说五代时的南汉,想做官必须做太监。
请问各位的子孙们如果遇到那样的皇帝,他们是做官呢?
还是不做官呢?
’
‘这。
’这些官员们又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
‘吴王英明啊。
果然是改革有好处啊。
这样我们的子孙都能保平安并且永享幸福了。
’
还是钱塘的孙知县,他聪颖一些,立刻作答。
‘是啊。
是啊。
吴王这么一说,我便懂了。
我们积攒钱财根本行。
而且积攒钱财就得搜刮百姓,百姓也对我们很有怨言。
同时我们也心虚不已,毕竟我们读的圣贤书可是教我们清廉为官的。
’
‘吴王英明,按照吴王这么说,我们的子孙以后就算是不做官一样可以活的幸福。
’
其他的官员们纷纷说道。
李一白点点头,‘没错。
皇上才能传几代?
我们的这种改革,可以保持昌盛的国势一直发展下去,并且社会的公平正义一直保持下去。
你们根本不用为国家的存亡,朝代的更替而担心。
子孙们的生活会一直幸福无忧。
这是一个世外桃源式的社会。
’
‘真的吗?
这太好了。
我支持改革。
既然改革那么多好处。
’
‘我也支持。
我希望看到我的子孙兴旺,而且他们过的幸福。
’
许多官员纷纷说道。
他们不仅说,而且一齐拍桌子表示赞同。
李一白举起手来,‘你们赞同是好事。
不过我们在改革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到时你们可以直接提出来。
我就是李世民,对于你们的意见,如果有利的我会采纳。
对于提意见者,我都会表扬,对于重要的意见,我会嘉奖。
就算是提错了意见,我也不会治罪。
所以你们要踊跃建议,不要有所顾忌。
’
‘好。
大哥你太英明了。
如果你这样做,我们的临安的政治一定是最清明的。
’刘二球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对李一白说道。
李一白继续说道,‘我宣布改革正式进行,以后龙五为改革内务总理,他的官职为临安安抚使,你们见他如见我,一定彻底执行他的命令。
你们都是改革的阁员。
平时你们要一起商业改革事宜。
你们作为各个地区的一把手,由你们做阁员最合适,这样政令可以彻底的执行下去,阻力会小一些。
当然如果出现了什么阻力,可以及时向我报告,我来摆平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