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宋经济模式(2/3)
钱帐房落下棋子道,‘我们的人查到,他会从美国进一些货来卖,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
而且他还办了工厂。
并且竟然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搞定皇帝谋得了转运使官位。
看来又两下子。
’
‘皇帝。
哼。
’东财神冷哼一声,‘我们何从怕过皇帝。
’
东财神好大的口气,不过他确实有不怕皇帝的根基。
因为他已经把持了整个江南的官场,蔡京,陆明都是跟他交好。
俗话说,阎王好过,小鬼难缠啊。
皇上虽然掌握着天下的生杀大权,可是却也拿他这种人毫无办法。
下面的人总会推诺,集体忽悠,一些政令根本执行不下去。
这是大宋神宗朝便出现了,更别停宋徽宗年间了。
‘告诉两浙转运使,严查李一白贩私盐的事情。
一定利用这个把柄把他置于死地。
’
‘是。
老爷。
’钱掌柜点头说道。
‘对了。
龙五哪里情况怎么样了。
他不是想叛变我们?
’东财神又问道。
‘哦。
他肯定不敢,他的盐商生意还都依附于我们。
他敢吗?
他已经来信解释清楚了,并且说一定会效忠我们的。
’钱帐房笑道。
‘这个小子狡猾的很。
和他爹当年有的一拼。
幸好当年他爹被我弄死。
不然他爹的生意都能做到我的头上。
所以你还要防着他。
’
东财神叮嘱道。
‘是,老爷。
’钱帐房又点头道。
......
李一白家里。
李一白坐在最中央的位置上,他在听手下们回报最近的公司的情况。
高程师报告道,‘老板。
我们调查勘探了乡村公路网,发现临安的地理的环境还不错,只是需要架设很多桥梁。
而且修建公路,需要大量的水泥,我们需要建设一座水泥厂。
同时通往江西的高速公路,我们也勘探了,结果哪里的地理环境太差了。
我们如果建设公路的话,成本太高了。
而且工程难度太高。
我推荐的是建设铁路。
’
李一白点点头。
小强报告道。
‘少爷。
我们组织的农民种果树,进展的很快。
大家都很积极。
不过这最快还是需要两年果树才能结果。
至于我们打造的绿色大米项目,我看可以实行了,我们临安地区的大米很多。
希望少爷提早打造这个项目。
’
李一白点点头,并且他感到小强学习的很快,也懂得了一些,所以才会提这个意见。
不过这个事情,他还是想交给别人去做。
鲁智深汇报道。
‘大哥。
我们的白酒销售的很好。
工人们工作也很认真,学习也很认真。
收入提高的很快。
大哥在临安的声望也越来越高了。
我们是不是该享受生活了。
’
李一白淡淡的笑道,‘我们做的还太少。
我的想法是将整个大宋都给改变,现在南城和临安只是出现一点起色而已。
经济还没彻底的流动起来。
而且现在只是南城有一家食品加工厂,只是一个外向型经济。
以后我们还要办更多的工厂,出口创汇,同时我们还要开发大宋一些优势,利用这些优势大赚美国人的钱,最终才能使大宋富裕起来。
’
伊万卡站了出来,‘夫君。
你说的没错。
这个问题,我也研究过了。
我们现在的南城经济模式的确是外向型。
外向型经济不是不好。
只是依靠加工出口太单一的。
但是这是经济增长的最好手段。
而且夫君开发出的都是高附加值的产品,使我们的收入不错。
但我们最终还是走科技研发,或者第三产业开发的经济模式。
这种本土工业出口,毕竟不能一直大部分都这样。
’
伊万卡不愧是富豪的女儿,对经济很是精通。
听了她的话后,李一白点点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