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374章 长相伴(2/2)

目的并不是说为了多么功利化的目的。

仅仅是希望能够和爱的人能够获得更加高质量的关系,同时处理好和谐的社交关系。

有了这些,即使我做的工作累点,苦点,我觉得也都认了。

因为,大家在一起会相互关爱,会很和谐的相处,难道还有比这个更幸福的事情么。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是很孤高的,是可以离群索居的,觉得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很幸福。

但是你真的这样自己过了。

你扪心自问一下。

你有多久没有发自内心的快乐过了。

你有多久没有感受到那种爱的温暖过了。

你有多久没有体会到幸福的感觉了。

然而,这些感觉,不在于自己就能产生的。

确确实实需要被人才能带给自己。

如果自己在这方面有问题。

那就需要去解决。

做人,做事都很重要,都需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否则,逃避的话问题不会消失,逃避一辈子,他就存在一辈子,就困扰你一辈子,当然就痛苦一辈子。

我们每一个人都很脆弱,每一个人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

不过都是一副肉身,离开了谁都无法很好的生存。

离开了人类社会你什么都不是。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这句话,我越想越有味道。

不仅是因为人和人在一起能够创造价值。

比如马云能够把人整合在一起创造一个阿里巴巴,乔布斯能够把天才们组成在一起做一个那么美的手机。

更是因为我们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

我们还能在一起创造幸福啊。

全世界只剩下你一个人。

你什么价值都没有,幸福也不会有。

好好学会与他人相处吧。

我们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只能把时间用于去爱才显得不枉此行。

人的本质是孤独的,大部分人的关系是互相利用的,童话般的人际关系在现实生活是不存在的。

了解这点后,还是要做有情有义的人,但要适度,什么是适度呢?

我对别人的付出的,哪怕别人不领情还反噬我,我也不觉得太受伤。

这就是适度。

过度的付出必然伴随对良好人际关系的期望,对别人精神和物质上回报的期望,不切实际的期望往往是伤害自己的利刃。

人的本质是孤独的,所以要做到自立,自由,慎独,独处的时候把人和事都琢磨琢磨,你会发现当你接受你是孤独的之后别人就很难再从精神上打击和伤害你了。

因为你已经接受了生活的本质。

这不代表我们的生活就没有温情了,但是温情是生活中的甜品和插曲,不会是人与人关系的主流。

你可以享受它,但不可沉迷。

要合群,并非真的从内心融入集体,内心应当自由、孤独,合群只是为了尘世生活的一种方便法门,孤独而高情商,就不会有违和感。

当你参透了人生本质,就会发现你所需要的是内心自由,而财务自由是内心自由的物质保障,在社会中长袖善舞还是有必要的,但是那些社交活动是一种工具型活动,不代表你的本心,以此产生的荣辱,也都属于那个场,不属于自己,可千万别把“场”里的灰尘带到自己内心里去啊!

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人性弱点,为了完成我们的目标,我们需要承认这些弱点并勇敢面对它们。

当你与人交往的时候,不要去激发人性恶的一面,而是创造让“善”发挥的环境,只有这样你才能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歌德说:“希望其他人能同我们相协调非常愚蠢的,我从来没有这样希望过我总是把每个人都看作独立的个体,我努力去了解他的所有特点;但是从他们那里,我从不希望获得进一步的同情。

这样一,我就能够同每个人交谈,并因此获得不同性格的知识和控制生活所必需的圆滑机敏。”

作为有志于成为专家的人,需要尽早摆脱“天真和幼稚”状态,不要认为社会是非黑即白,不要以直言为荣而不考虑交流对象的感受,不要认为自己满腹才华就应该受到重视而相信社会不会沧海遗珠,不要认为前辈有义务帮助你而你就可以不顾起码的礼貌。

你还应该知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而且每个人都有各自性格上的弱点和好恶,由于生长环境的差异致使其看世界的角度都会有所不同。

因而,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人际关系负责,并与你所在环境的各个成员友好相处,而不能自认为整个社会对你都不友好,从而将自己的人际关系搞得一团糟。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