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328章 容错(2/2)

换句话说,我们的眼睛感受到的世界信息完全是上下颠倒的,可是我们看到的世界却是正立的,这个上下颠倒的像,就是被我们的大脑给转了过来。

再比如,我们的视觉是靠眼底的视网膜,把看到的世界传入大脑。

可是这个视网膜,它只是一块凸透镜后面的幕布,因此视网膜呈现出来的信息是二维的,并不包括所见场景和物体的深度。

大脑接收到了这个二维信息之后,又是通过一番工作,依靠双眼视差以及一系列线索,才把我们视觉的第三维信息补上,让我们看到了眼前事物的深度和远近,这也是我们现在看    3d    电影的基本原理。

所以,正是因为大脑在感知世界的知觉过程中做了一系列工作,我们才尽可能地还原重建了我们所在的世界。

我们之前说,眼耳鼻舌身这些不同的感受器,是在感受这个世界不同维度的信息,但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个东西的感知,需要几个不同的感官来分别完成。

比如,你拿着一个苹果,然后吃了一口。

你的眼睛看到了一个红色的球形物体,手上感受到了它光滑的表皮和重量,你的耳朵在咬苹果的时候听到了咔哧一声,然后嘴里尝到了酸酸甜甜的味道,鼻子也闻到了一股清香。

所有这些感受,都是不同的感官分别完成的,它们几乎是独立地向大脑传送各自的信息,可你却并不会觉得同时发生了好几件事情。

这是因为,你的大脑把所有这些感知觉信息都整合了起来,它把不同盲人摸到的大象拼凑在了一起,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东西,那就是你啃了一口苹果。

在大脑重建世界的过程中,你可以想象出,它要在有限的输入数据中,充分提取计算有用的信息。

有时,大脑的算法也会有些偏颇,这些偏颇就是我们人类许多知觉上的错觉的来源。

你在网上搜索错觉图片,就能冒出来一大堆案例。

这些错觉的存在,提醒着大家,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是我们的大脑重建出来的、专门搭出来给我们的一个世界。

第三个规律,我要说的稍微具体一点了,就是大脑在处理感知觉信息的时候,是左右反转的,左边的信息到右半脑去,右边的信息到左半脑去。

大脑分成左右两半,看起来几乎是对称的,在脑科学中,我们一般将左右脑称为左半球和右半球。

分割大脑左右半球的中间那条缝,叫做大脑纵裂。

听到大脑纵裂这个名字,你应该就能    get    到这样一个信息:左右半球之间虽然距离不远,但中间这条鸿沟是很深很深的。

左右半球的神经元之间,如果想要互通信息,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通过两半球之间唯一的一座桥梁。

这座桥梁叫做胼胝体,是由许许多多的白质纤维束穿过而构成的。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